为加大住房品质提升工作推进力度,住建部近日正式印发《"好房子"建设经验做法(第一批)》。该文件系统梳理了首批地方实践经验及创新措施,提炼为六大关键行动维度:政策推动、技术支撑、样板建设、科技赋能、服务优化及产业协同。这些举措标志着中国住房建设步入精细化、品质化升级新阶段。
政策体系率先发力,多个省份通过政策杠杆撬动品质提升。北京市、湖北省率先优化住房计容方式,从源头激发开发企业精妙设计的内生动力;山东省强化全生命周期开发过程监控,保障住房建设运维全程无忧;山西省、福建省、甘肃省等地则推动跨部门协同合作,为高质量住房建设提供合力支撑。
技术革新引领未来标准,各省市以技术导则、性能标准为核心抓手,构建多层次支持系统。湖北省前瞻制定覆盖住宅全生命周期综合技术标准;甘肃省精准响应居民住房性能升级需求,完善住区宜居水平提升标准框架;北京市提出住房质量关键性能精准管控标准;江苏、浙江聚焦新建住房品质,推动技术标准迭代;湖北省亦系统形成存量房改造实用技术指引体系。
示范实践与产业融合双轮驱动,全国多地建设"好房子"经典样本和科技赋能实践。广东省、江西省、河南省启动多项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计划;福建、江苏加强新技术项目落地实践与转化推广。广州市联合科研、设计、开发、智能家居等11类产业链核心企业,打造住房全生命期协同发展平台,推动智能建造协会建立,探索出一条创新链、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。
全国范围内"好房子"品质革命已强势启动,涵盖开发前端设计到后端运营、从技术突破到模式优化、从单点创新到系统协同的全方位变革。这不仅关乎"住房"功能提升,更关系"居住"理念深层转换,为千家万户筑就更宜居的安居港湾。
住建部此番推广的"好房子"建设经验体系,展现了由项目开发到产业升级、单一建设到系统推进的战略转型。以技术标准为根基,产业聚合为支撑,智慧服务为导向,该经验体系将助力中国住房建设实现质量跃升与绿色转型,推动居住形态由"有所居"向"更宜居"持续进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