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3日,克而瑞研究发布关于“1元起拍”房的观察数据,引发业界关注。
城楼网梳理发现,2025年6月,全国法拍房挂拍量达3.2万套,已创年内新高。
现象:非司法“1元房”批量入市
据了解,此次提到的278套房源以“1元起拍” 挂牌,格外引发市场关注。
与涉诉法拍房不同,这批房源81%为二手房东主动委托,试图通过法拍渠道加速周转。
山东威海乳山独占216套,均为精装海景房,分散于90余个小区;上海、宁波、苏州等地亦有类似案例。
动因:旅居地产陷流动性危机
业界认为,乳山成为“1元抛售”重灾区,直指投资型房产困局。
据了解,乳山二手房价跌至2000元/㎡,42㎡小户型总价不足7万元,较峰值缩水超80%。
同时,该区域二手房长期供过于求,无新房开发,空置率高企,部分小区常年无人居住。
此外,拍卖公司坦言,低价起拍实为“吸引关注”,此前乳山曾现“11元成交”案例,但最终成交价仍接近市场价。
风险:产权陷阱与法律盲区
调查显示,“1元起拍”背后暗藏产权缺陷及租赁捆绑两大风险。
据了解,上海金山区一套46㎡商业用房标注“无法办理小产证”,律师指出该房源属违规分割,买家仅获使用权,不受法律保护。
此外,上海崇明93㎡住宅要求卖家返租2年,适用“买卖不破租赁”原则。若买家转售,原卖家不仅可继续居住,还享有优先购买权。 相关法律人士警示,非司法拍卖房源保障度更低,需买家自行鉴别权属瑕疵。
趋势:法拍或成存量房去化新通道
克而瑞研究认为,当前二手房市场呈现“量增价跌”矛盾。
统计局房价指数持续走低,投资型房产周转效率低迷。法拍市场凭借竞价机制透明、流程简化的优势,吸引二手房东试水。
从6月来看,全国法拍房溢价成交率达70%,广州、深圳成交活跃。
专家预测,下半年或有更多高库存城市跟进,但需规范非司法房源入市条款,避免权责纠纷。
【城楼网短评】
“1元起拍”是二手房流动性枯竭的极端投射。
从乳山海景房“挥泪甩卖”到一二线“特价房”跟风,折射出旅居地产估值体系崩塌与法拍监管缺位的双重危机。
市场亟需厘清边界,地方政府应明确非司法拍卖准入标准,而买家需破除“法拍即捡漏”的认知滤镜——天上不会掉房子,只会掉陷阱。